由于樓市的未來變化前景仍不明朗,所以很多人對現在買房還是以后買房表示很糾結。下面帶你了解中國樓市未來的10大趨勢,看看現在買房時機對不對?
1、城市之間房價差距將更大
過去5年里,中國形成了三大三小6個人口增長中心,“三大”是北京、上海和深圳,以及其周邊城市;“三小”是鄭州、長沙和“廈門+泉州”。資金增量上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成都、杭州、南京成為明星城市。上述這些地方,其房價將獲得人和錢的雙重支撐。
2、大城市房屋日益資產化
一線城市,以及10個左右的強二線城市,其中心區(qū)的物業(yè)將日益資產化,而且投資人將全球化、全國化。中小城市,特別是人口流失城市,房屋將回歸居住、辦公、商業(yè)等原始屬性。
3、小戶型將機械化
在大城市中心區(qū),機械化的小戶型將崛起。20來平米的小公寓,將演變成一架精密的儀器,通過折疊、打開,創(chuàng)造出豐富的生活場景。
4、逆城市化很難出現
很多國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,會出現逆城市化。也就是城里人到農村買地,建別墅。未來10到20年,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。因為中國人多,耕地少,土地國家所有。此外,公共資源的不均衡分配,也讓去農村居住的人,生活不方便、不安全。
5、大城市很難“去中心化”
歐美絕大多數城市,都出現了去中心化的趨勢。目前中國特大城市無不面臨交通、環(huán)境的壓力,讓一個城市擁有多中心成為很多人的夢想。但中國的國情是人均耕地少,土地國有化。國家正在劃定大城市的邊界,防止無限制侵占土地。加上公共資源不能均衡分配,所以去中心區(qū)難度極大。
6、商鋪面臨價值重估
商鋪面臨的最大問題是,“提袋消費”(服裝、鞋帽、家電等)日益被網購取代,支撐商鋪價值的只剩下“體驗式消費”(餐飲、電影、培訓、溜冰場)。傳統(tǒng)商業(yè)旺 區(qū)的街鋪,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產,因為單價太高。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區(qū)、新區(qū)的綜合體。“一鋪養(yǎng)三代”越來越困難,“三代養(yǎng)一鋪”的悲劇隨時發(fā)生。
7、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
在一線城市,一直存在一種現象:同樣地段、同樣檔次的住宅和寫字樓(含商務公寓),住宅更貴。為什么?原因有三:第一,商業(yè)物業(yè)基本上沒有學位,不能落戶口;第二,商業(yè)物業(yè)土地使用年限短;第三,管理費水電價格高,一般不能通煤氣。未來這種現象將持續(xù),投資房地產還是要首選大城市中心區(qū)的住宅。當然,如果你希望現金流充裕,就是要投資好的寫字樓。
8、房產稅會出臺,但對市場影響不大
房產稅是地方政府的稅源,將來肯定會因地制宜,稅率各不相同,減免政策也不相同。一線城市的房產稅率肯定會最高。整體而言,房產稅對房價影響不大。
9、計劃生育政策將逐步調整,但對樓市影響不大
未來,可能還會有更寬松的人口政策。這對樓市構成長期利好,但作用可能沒有想象的大,因為生兒育女的成本越來越高,年輕人在生育上的積極性在下降,這也是全世界的趨勢。
10、大城市的房價:漲漲漲
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國。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,密度高,人口高度集中。這種趨勢一旦形成,很難改變。你讓中國人過“買個牙刷也要開車10分鐘”的生活,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有人口增量的城市,房價很難回落。
延伸閱讀
房價持續(xù)上漲,房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幅出現“倒掛”嚴重。由于我國房價持續(xù)上漲,多地房價和城鎮(zhèn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幅出現“倒掛”,且“倒掛”嚴重。
根據國家統(tǒng)計局口徑的數據,2015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7.2,其中,35個重點城市房價收入比為8.7,偏離合理值的幅度為12%。“從平均水平來看,我國房價收入比較合理值只是稍高,但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分城市具體看,區(qū)域分化愈加劇烈。”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曹倪娜表示。
5日,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(fā)布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偏離度排行榜,指出2015年35城房價收入比偏離合理值的幅度為12%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區(qū)域分化愈加劇烈,以深圳為例,深圳房價收入比偏離合理值高達111%,而沈陽房價收入比偏離合理值卻僅為-14%,致使房價進入了“跌無可跌”的底部狀態(tài)。消息來源:《經濟參考報》
房價收入比是指房屋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,其指標主要用于衡量房價是否處于居民收入能夠支撐的合理水平,直接反映房價水平與廣大居民的自住需求相匹配的程度。
房價收入比偏離值方面,35城中超四分之一城市偏離值幅度達25%。深圳房價收入比偏離合理值的幅度高達111%,廈門方面房價收入比偏離合理值的幅度也達70%,北京方面偏離合理值的幅度達45%,石家莊偏離度也高達45%,上海、福州方面,分別偏離40%左右。而沈陽房價收入比僅為6.0%,房價偏離值幅度更是為-14%。
2015年,以深圳、上海、北京為首的一線城市,樓市成交量大幅攀升,助推房價出現前所未有的井噴式增長。在此背景下,小幅上漲的收入水平大大落后于房價的上漲幅度,是該類城市偏離合理值的主要原因。而這些城市基于堅挺的住房消費需求和投資投機性需求,房價收入比的偏離度可能再次擴大或者持平。